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王朝 > 第64回:哭南朝女豪杰归顺,诉东宫太子妃告状

第64回:哭南朝女豪杰归顺,诉东宫太子妃告状(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兵不血刃免刀兵,二女相遇干戈平。

九州归一终有ri,大隋版图超五岭。

杨广率军北上,长途跋涉,不做多说,收复岭南的奏报派八百里快马紧急送往京师。远在京城大兴的隋文帝杨坚拿着收复岭南的文书,美不自禁,乐呵呵来到宁安殿。刚走到大殿门外,就听到殿内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细细闻听原来是太子妃元氏。元氏跪在独孤皇后面前,哭泣道:“太子私养小妾,已和云昭训生下一子,侍卫姬威亲眼所见,母后可要为孩儿做主,好好说教太子。”

“太子恣意任xing,哀家岂能不管?”独孤皇后脸上多是无奈,对元妃道:“太子妃平身吧,老哭哭啼啼的也有失体统。”看着元妃站起身来,独孤后言道:“身为女人,相夫教子,管束男人,也要多动脑子,毕竟你是太子妃。”

“孩儿也想过办法,可太子就是不听,就差学泼妇发疯了。”

冼夫人带着萧珺、樊子盖等人一同来到后院,走到忠君堂前,冼夫人道:“娘娘请进。”

萧珺与冼夫人进了忠君堂,樊子盖、冯暄在后。一看祠堂正中,摆放着梁武帝萧衍和陈武帝陈霸先的灵牌位,萧珺与冼夫人,一同跪倒上香叩拜。

冼夫人说道:“萧娘娘所带佩玉,本是昭明太子萧统之妻蔡氏所有,萧统未等即位,便英年早逝,遗孀蔡氏便封为金华敬妃。老身当年随先夫入朝觐见之时,曾见蔡氏佩戴。未曾想这三代之后,竟在你手。”

一番回忆,萧珺两眼依稀,凝望冼夫人。冼夫人言道:“我本梁朝臣子,忠贞不二。四十年前,侯景叛乱,南朝崩离,武帝惨死,萧氏宗亲,尽遭劫难。”说着冼夫人已是泣不成声,试过眼泪,夫人又说:“幸有陈霸先当世贤君,拯救危亡,才又得以太平,老身终生供奉梁、陈二朝,心如磐石。”

萧珺言道:“无论梁朝萧氏,还是陈国陈氏,都已归顺大隋,我父皇萧岿临终遗言,若能天下太平,梁国愿求归顺统一。”

独孤皇后看着元妃那副受尽委屈的愁容,连连无奈摇头,只得好言好语的安慰,元妃毕竟是富贵人家娇宠长大的女子,一番好言劝导,这才拭去眼泪,缓缓而去。这才是:

养尊处优美人多,富贵不yin空自说。

若非妻妾同争宠,哪有ri后横灾祸。

等元妃离开,躲在柱子后面的隋文帝杨坚这在门阁之外走了进来,本想给独孤皇后送个惊喜,却见独孤皇后坐在房中脸se铁青,心存怒气,隋文帝假装不知此事,问道:“朕观皇后脸se,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冼夫人面se之中仍有疑虑,沉思着默不作声,萧珺安抚冼夫人道:“这梁、陈香火,太夫人可依旧供奉,九州统一,百姓可免遭涂炭,也是太夫人的当世之功。”

萧珺从樊子盖手上接过扶南犀杖,递给冼夫人,劝道:“此杖归还夫人,作为归隋信物,永镇六郡,光照千秋!”

冼夫人听了感动不已,双手颤颤接过扶南犀杖,忍不住老泪纵横,感慨万千。冼夫人捧着扶南犀杖,盯着犹豫了少时,竟破涕为笑,站起身来,对萧珺说道:“萧娘娘可邀晋王入城,老身将召集六郡官员及部族酋长,万民同庆,家邦一统。”众人闻听,皆大欢喜,纷纷称贺。<,冼夫人念及萧氏恩惠,率岭南六郡归顺大隋。冼夫人向岭南六郡发下文书,召集诸郡官员,各部酋长,齐聚番州,恭迎晋王杨广,岭南六郡自此并入大隋版图。

杨广、萧珺统率麾下文武官员,一起来到番州。冼夫人出城相迎,伞盖高撑,城池更换大隋旗帜,长孙冯魂、二孙冯暄、三孙冯盈一起恭迎。晋王杨广带来隋文帝诏书,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授予她六郡兵马总管。自此冼夫人奉旨永镇岭南,又命韦洸、慕容三藏、周法尚留岭南任职。

收复岭南六郡,晋王杨广志得意满,不动刀兵大快人心,但是江南的叛乱依旧迭起不断,杨广等人只得提兵北归,前往叛乱最吃紧的江东一带。真可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