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王朝 > 第88回:裴文安急谏渡黄河,麦铁杖恶战蒲津关

第88回:裴文安急谏渡黄河,麦铁杖恶战蒲津关(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卫尉少卿李渊道:“蒲津关一战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拖延日久,我军背靠黄河,只恐接济困难。”

众人也频频点头,越国公杨素看了看宇文述,问道:“宇文将军,可有妙计赐教否?”

宇文述平日肚子里面鬼点子最多,抱拳道:“国公,下官之见,不如用最笨的激将法,激怒叛将,出关交战。”

“好!”越国公杨素双手掐着腰,眺望着黄河水流,感慨道:“大军能否过河,觉得此战成败。传令过黄河!”

将领传下,人马车仗,船载运送,浩浩淼淼驶向黄河北岸,真可谓:

三万天兵横踏浪,犹如平陈过长江。

滚滚浑淌黄河水,滔滔波流荡青芒。

隋军三万人马依次过河,直抵蒲津关。此时蒲津关守将已经易手,镇守蒲津关的乃是叛军大将茹茹天保。杨素的大军在关下安营扎寨,镇守关上的茹茹天保一看,捶拳大怒,回想参军裴文安已离开两日,不见回音,急得茹茹天保巴不得决一死战。

裴文安道:“杨素老儿,诡计多端,善用奇谋,将军不可掉以轻心,免得中计。”

“军师放心,末将记下。”

长话短说,裴文安离开蒲津关,快马加鞭去见汉王杨谅,汉王的二十万主力正在缓慢行军,队伍绵延上百里。裴文安催马来到中军,拜见了汉王,作揖问道:“兵贵神速,本当出其不意。而殿下发出急报,要依险而守,只恐错失战机,大事去矣。”

汉王杨谅起兵的时候信誓旦旦,真到了前敌,心里又瞻前顾后,踌躇不决,思量着据黄河为天险,以守代攻。

看着杨谅总在琢磨防守,右军师王頍也在一旁劝道:“一旦渡过黄河,京城近在咫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越国公杨素也急于求战,毕竟大军过河,蒲津关拦住去路,大军只能辈靠河岸扎营,倘若叛军猛攻,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十分危险。

眼看着隋军已经在蒲津关前已经摆开阵势,来势汹汹,大将茹茹天保对麾下说道:“传令,击鼓开战!”

一个副将劝道:“军师临行曾言,杨素诡计多端,将军不可贸然出战啊。”

茹茹天保犹豫了一下,说道“嗯,便宜了这帮家伙,那就再等等。”

眼看天色将晚,茹茹天保依旧闭关不出,杨素、来护儿等众将齐聚中军大帐,杨素站在桌案前,说道:“叛军虽得蒲津关,但立足未稳,若是等汉王的大队人马到来,对我们十分不利。”

杨谅说道:“那杨素历来诡计多端,若是在南岸设伏兵,只恐得不偿失。”

裴文安道:“黄河两岸,并无险要,杨素仓皇迎战,朝廷在黄河又无水师,渡河机会千载难逢呀。”

汉王杨谅磨蹭半天,也没拿定主意,命择日再议。裴文安与王頍二人互相看看,都是愁眉紧缩,裴文安道:“如此犹豫,只恐杨素早晚占据上风。”

王頍道:“当年陈后主摇摆不定,而今汉王也是如此,只恐难以打到关内。”二人垂头丧气,只得跟随大队人马缓缓行军。

一连数日,黄河北岸不见动静。先锋官来护儿已打造好渡船,上百只渡船在南岸渡口,依次列开。越国公杨素率领三万兵兵临岸边,来护儿禀告道:“末将奉命打造大小渡船一百五十四艘,观望数日不见北岸叛军,正可乘此时间,率兵北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