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王朝 > 第120回: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

第120回: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萧皇后也道:“昨日臣妾和皇上商量了,欲请皇叔另赴他职,还望皇叔万勿推辞。”

“哦……皇上尽管差遣。”

隋炀帝道:“岭南水师造船也有大半年了,江东水师也操练一年多了。朕欲请皇叔前往江东督战,代朕监军,明年开春时节,踏平东海。”

“是呀,西海天寒地冻,风沙难挡。皇叔返回淮南,既可养病疗伤,气候也养人。”萧皇后道。

皇上皇后一番体恤,让河间王杨弘感激涕零,自然答应。隋炀帝又问道:“但凡朕出兵,多是皇叔督领兵马,不知皇叔走后,何人可领兵西进?”

吐谷浑兵士纷纷退回城中,此时屈突通、屈突盖带领攻城将士,高搭云梯,推动撞车,开始攻城。

伏埃城城池矮小不像中原城池,再看攻城器具,让吐谷浑大王慕容伏允更是心惊胆颤,见军无战心,气势低迷,伏允自知大势已去,慌忙派人打开南门,带着亲眷亲兵逃离伏埃城。真可谓:

所向披靡总逼人,咄咄气势压城门。

威风常伴河间王,双戟威震吐谷浑。

大业江山有青海,隋主豪情吞乾坤。

“刘仁恩将军有勇有谋,老将知兵,可掌兵事;国舅萧琮满腹经纶,仁厚之士,可沿途招抚;有此二人,老夫无忧矣。”

听了杨弘叮嘱,杨广、萧珺心中大喜,莒国公萧琮身为国舅、当朝首辅,自不必说;那刘仁恩好歹当年也是讨伐陈国的八路统帅之一,理应器重。

隋炀帝命杨弘长子杨庆、洞主那牙,带领一支人马护送河间王前往淮南,筹办讨伐琉求国之事。叔侄就此道别,隋炀帝则按照行程,率军北上祁连山去往河西走廊。

十五万隋军人马一路长途跋涉,行至祁连山山脉南麓。负责向导翻山的是第七道兵马都督、玉门行军总管薛世雄。

薛世雄来到观风行殿,隋炀帝和萧皇后在隔窗观山,薛世雄奏道:“启奏陛下,祁连山脉终年积雪,无论大路小路,恐怕观风行殿都难以通过。”

万里版图今再看,遥知当年乱纷纷。

大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七月,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大败而逃,向南逃窜,隋军攻陷伏埃城,西海(今青海省)各部盟纷纷向隋主臣服。

隋炀帝命屈突通、屈突盖率领五万兵马,继续追击清剿吐谷浑残部,而隋炀帝自己统率大军十五万,开始前往河西走廊。

大军集结已毕,唯有河间王杨弘箭伤不见好转,连日躺在寝帐修养。皇帝杨广与皇后萧珺来到河间王病榻跟前看望,炀帝言道:“皇叔年迈今又负伤,朕实不忍再带皇叔翻越祁连山。”

杨弘言道:“一处箭伤有何惧哉?老夫定要随陛下翻越祁连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