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王朝 > 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

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隋炀帝龙颜虽说不悦,但诸葛颖毕竟是跟随多年的老臣,隋炀帝缓了缓情绪,安慰道:“老爱卿一片苦心朕理解,可是百万大军,三天就可以吃空一个涿郡,朕不得不周全考虑。”隋炀帝不屑的摆了摆手,诸葛颖知道隋炀帝心中不悦,只得站回一旁。

麦铁杖抱拳说道:“陛下,出兵在即,末将愿为先锋,先渡辽河。”

“好,朕拨付你一万精兵,即刻开拔,直捣辽东!”

“遵旨!”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杨广站在长城口烽火台,对下面百万大军喝道:“今天朝雄兵,百万之众,二十四路,齐头并进,自北向东,杀出长城,征服高句丽!”

一通号角,百万大军鸦雀无声,隋炀帝站起身来,手扶佩剑,高声喝道:“如今朕东临碣石,遥望辽东,百万铁骑,枕戈待发,纵览千载,谁人能比?”

众文武将官,矫首昂视,意气奋发,点将台下的百万将士个个挥刀举枪,振臂呼号,士气冲天,令人振奋。惟有大臣诸葛颖出列奏道:“吾皇万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用兵百万,首尾难顾,还是谨慎出兵为宜。”

隋大业七年,公元612年,一百万大军齐聚涿郡的长城口,展开对高句丽之战。隋炀帝杨广带着皇后萧珺,登上长城口烽火台,苏威、裴蕴、虞世基、樊子盖、宇文恺、诸葛颖、封德彝等文官跟随皇上左右,大阅三军,远望千里,人山人海,士气磅礴。

宇文述、慕容三藏、屈突通、屈突盖、鱼俱罗、鱼俱瓒、麦铁杖、薛世雄、段文振、于仲文、赵才、段达、冯孝慈等众武将各率兵马,列阵长城口。

隋炀帝高傲的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惟有萧皇后祭扫过证果寺之后,心中对讨伐高句丽愈加厌恶,面对百万雄师,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

冷淡的表情,似乎被隋炀帝察觉,隋炀帝转身问道萧皇后:“皇后以为朕的百万大军,气势如何?”

萧皇后冷淡的说道:“陛下拥百万雄兵,何愁高句丽不败。”

隋炀帝眼中哪里有过高句丽,听着诸葛颖这么一劝,心里有些不悦,这时大将麦铁杖站出来,劝道:“诸葛大人多虑了,小小高句丽子民也不过百万,焉能抵挡住我大隋铁骑,就是走路也能把高句丽踏平!”

诸葛颖一看麦铁杖傲气冲天,躬着身子作揖劝道:“麦将军勇气可嘉,但是古往今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常言道:‘哀兵必胜。’万望三思而行呀。”

“诸葛大人是老糊涂了吧,如今是御驾亲征,只有进不能退,倘若退兵,岂不被天下人所耻笑?”

麦铁杖这么一说,隋炀帝两眼瞪着诸葛颖,说道:“麦铁杖说的对,朕是御驾亲征,只能进不能退。”

“陛下……”诸葛颖双手紧紧作揖:“万望三思啊。”

隋炀帝仰天大笑,对左右文武百官言道:“请皇后研墨,朕要做千古绝唱,已壮胸怀。”

两个小太监抬过来桌案,萧皇后研墨润笔,交予杨广。隋炀帝提笔作诗,兴致盎然,一气呵成写下《饮马长城窟行》一首: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