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档少年时 > 第253章 熵

第253章 熵(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那些大型冶炼砒灶遍布在金坪矿区附近村庄,随意选址,土法上马,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没有“三废”治理措施,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和含砷废渣、废水,污染周围的原野植被,水源和土壤,滚滚浓烟吹遍村庄,致使牲畜死亡,山林毁坏,农作物全部枯死,肥沃良田稻田废弃荒芜,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纵横交错的尾沙坝淤泥重重,山雨一来,随时都有坝崩堤倒吞噬村庄的可能!

一直到1989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金坪有色金属矿将毁于滥采乱挖》的社论,痛批矿区滥采乱挖污染环境,地方上才开始逐步整治,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多次重拳打击非法矿灶,关停大量矿洞,非法开采和冶炼因此而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家耕山庄已经山秃水荒,大地的伤痕满目疮痍,每天走在路上呼吸的空气带着硫铁灰尘,喝的水受矿山选厂污水乱排乱放污染,那个山青水秀的金坪矿,永不再见了。

站在这样一片千疮百孔的大地上,张云起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受。

这时,有几个穿着新潮的学生经过他身边,其中一个拿着一台照相机的男生对他说道:“这位哥们,有时间吗,能不能麻烦你给我们拍个照?”

张云起怔了怔,点头,接了相机。

一路欢声笑语中,车队越是接近金坪乡矿区,两侧的土地颜色越来越深,枯死的树木越来越多,寻常家畜农作物越来越少,土壤里和树上渐渐变成了黑灰色,一股荒凉腐败的气息扑面而来,尘土飞扬,大地皲裂,抵达金坪乡矿区时,尽管张云起多年以前来过,但眼前的景象,依然让他陡然生出一种苍凉感。

金坪矿区目之所及处,他看到了一个挨着一个的窿洞,一台连着一台的洗选摇床,一座接着一座的砒灰炉子,数以千计的破烂工棚黑压压地连成一片,打炮声、喧闹声、机器转动声此起彼落,废石、尾砂、屎尿到处都是,臭气难闻,砒烟刺鼻,山上草木枯萎,平地上寸草不生!

这样的景象,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们来讲,一样是新奇的,下车之后,他们笑着闹着跑着,但张云起却有点思绪万千。

金坪矿的由来,说起来话长。

六十年代初,国家秘密进行了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

那个男生招呼其他人来到一块黑色大石头上,张云起等他们摆好姿势,手搭快门,望向取景器。

取景器里的画面背景是矿山,寸草不生黑灰废石满地的矿山,不远处有一棵枯萎的树干,上面站着一只瘦骨嶙峋的乌鸦,那双黑钻石般的眼睛正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几个学生勾肩搭背,咧嘴呲牙,笑得很没心没肺,但或许也是画面中唯一的一点色彩。

张云起摁下了快门。

******

这项工程需要一种原料——铀矿石。

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堪探后,发现湘南省江川市封阳县的金坪乡地下有铀矿,但国外的援建专家检测后认定,品位太低,没有开釆意义,不过铜、锌、铅、锡、砒等多种金属共生,极为丰富。

于是,就有了金坪矿。

自1970年以来,浙、赣、闽、两广等省及湘南本省金坪乡交界处的村民纷纷涌入金坪乡矿区,打门山,开窿洞、烧砒灰,发了一场又一场旺火,身家巨富的矿老板像韭菜一样冒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些人不顾《环保法》的有关规定,土法炼制、过度滥采乱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记得多年以前,张云起参加一个初中同学的聚会,来金坪乡沙尾坝的玩,顺带逛了一趟矿区,那时候他也就二十岁出头,很多事情还不懂,看不明白,想不透彻,但是看到那些星罗棋布的炼砒灶台密密麻麻如脓疮一样贴在大地的皮肤上,心里的震撼,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