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1994开始 > 第209章,大抵就是这样子的

第209章,大抵就是这样子的(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能因为接触得少而有新鲜感:李德伦讲音乐,郑晓瑛谈女子爱乐乐团。

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两世以来林义一直保持着读小说的习惯,前一段时间把铁凝的早期作品《哦,香雪》读了两遍。这真是个既精巧又温暖的短篇。

当然,读《废都》,笑说“此处删去XX字”,想着如何填满方格,也是这年头宿舍里的为数不多的一点娱乐。

前不久教育部的大领导来学校作报告,在报告时也顺带把《废都》批了一顿,但目的没达到,反倒让同学们更感兴趣了。真是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味。

林义一伙人还听过贾平凹的讲座,后者提到了自己当年如何因为出了《废都》被舆论抨击得住院。

在大家听讲座的时候,老贾的新书正在开卖。主持讲座的老师在演讲结束的时候“善意”地提醒学生:如果没有买贾老师的书,就不要请贾老师签名了,因为如今贾老师的书法也是很值钱的。

直到现如今林义还是心存疑虑,如果是中国人去另一个和自己国家经济水平相差很大的地区教书,免费住着对方提供服务的公寓,可能实在是不好意思一个个地向几个学生收那点费用的。

这大抵是国人与老外的区别,也是以“仁”“和”为核心的中华儒家文化同西方掠夺文化的根本性差异所在。

两世为人,林义根据自己的人生总结:大学除了必要的专业课程。其实阅读、电影和旅行才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关键因子。

在阅读方面,貌似也有着千篇一律的传统。大家都热爱从文学史和选读入手。

从最古老的英国叙事诗开始一路下来,到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但完整的长篇小说都是课外读的。

看看,看看,无论是老贾也好,还是讲座的其他老师也罢,都是打着幌子以攫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

风情的英语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每周都会安排一个下午在大教室放映美国电影的录像。比如《与狼共舞》、《小鬼当家》、《变相怪杰》等。

在图书馆里看过国内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学校的礼堂里会在晚上放映公映的国产电影,只要一有时间林义也会同大长腿三女买票重温一遍。

印象比较深的有《遭遇激情》、《香魂女》、《永失我爱》。在冬天,校园里的路灯光穿透周遭的薄雾,一行人看完电影一路呼着白气一路议论着电影走回寝室。

校外人员来做的讲座中,林义印象比较深的反倒是和专业无关的。

如果有语言天赋的,课外阅读往往会选择英文原着,似乎是从《爱情的故事》和《简·爱》这类故事比较熟悉的开始。

真正觉得读出味道,感到喜欢的作品是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和迪金森的诗,以及毛姆的系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极富童趣。

一些英文编写的圣经故事也是在这个时期疯狂汲取的。有时兴致来了也读英译的其他国家作品,比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

后来个人偏好带有某种反省的、类似个人心灵史一类的叙事,如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或者对人性进行反省的寓言式作品如戈尔丁的《蝇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