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1994开始 > 第223章,一切就绪

第223章,一切就绪(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比亚迪真的达到这个成就,我们跟在后头就有些难受了,同时也在短期内看不到破局的希望。”

王欣秉承了林义的工作作风,是个性子稳成的,不到迫不得已,那绝对不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人。

所以她这样开口,那事情就比较棘手,甚至比想象的还严峻。

王欣话音刚落,会议室瞬间落针可闻,与会人员都知道林总对电池项目有多期待,有多重视,一时间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安静极了。

情况有些坏,竞争对手比想象中还跑的快。林义怔在那儿思考,右手食指习惯性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桌面,轻微的响声让大家挺着身子更是严肃了几分。

这给我们北极光微电子带来了很大启发和振奋。目前我们出钱、出技术、引进人才,也跟在比亚迪后边建成了一条成熟的生产线。按照市场的需求,第二条生产线正在组建。

如果有必要,第三条生产线也会提上规划的日程。

...”

王欣的总结报告继承了实干风格,在会议上不避讳的多次提到王传喜和比亚迪,这符合林义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精神内核。

中间,林义插嘴问,“比亚迪和湾湾制造商大霸电子的电池订单公布了吗?”

像三洋、索尼、东芝、松下等制造商占据了全球近90%的市场。而国内的大多数电池厂家是买来电芯自己搞组装,利润少得可怜,产品更是没有竞争力。

但自从王传喜创立比亚迪后,这个局面才慢慢有了好转。

面对国内电池市场的困局,王传喜找到了破局之法。那就是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充电电池的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

几年下来的一系列事实证明,王传喜这招后发制人的招式正是比亚迪一招致命的关键所在。

方向是对的,技术也是有的,我们也跟着做了,但是摆在面前的困难却也一样不少。

王欣回答,“3天前公布的。比亚迪以优秀的产品质量和低廉的价格赢得了这一份至关重要的合同。”

提到这份合同,王欣罕见的蹙了蹙眉,“林总,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评估,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差不多只要一年时间,比亚迪就会完全取代日本三洋一跃成为湾湾大霸电子的电池供应商。

而大霸电子是世界级电信巨头朗讯的OEM,这样一来,比亚迪公司也因此成了朗讯的间接供应商。

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首先是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日企要价几千万元人民币,加上日本禁止核心设备出口,要轻易得到完整的生产线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就比如王传喜,这是一个知道如何控制成本的聪明老板。依据企业的特点,比亚迪自造了生产线和设备。

这充分利用了国内劳动力资源多、成本低的国情,我们也有样学样,学着拆解了整个生产线流程,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

最后结果也尽人意,公司只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