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男二的科举之路 > 男二的科举之路 第122节

男二的科举之路 第122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回去之后,他便跟李老太爷说了自己要买房的事儿。

李老太爷直接道:“费那个心神干什么,你师父在京城有两处宅子,时你直接住在那儿不就得了?那宅子如今还是空的,只有些丫鬟守在那边,每日打扫,你们一家人住进去最好。”

要他说,把那宅子直接送给顾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老爷子也知道,顾准多少还是有些清高的,直接给他他肯定不要。若是往后当做及冠礼送给他,说不定还好些。

李老夫人也跟着劝:“是啊,你就听我们的吧,叔寒前些日子还写了一封信过来,说知道你不愿长久的住在咱们家,要我们把你给安置好。他既然都这般说了你便听他的好了。你如今手头即便有些钱也不好全花了。往后一家人住在京城里头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如今用完了,以后用什么?”

顾准倒还没想到还有这么个内情。

其实不只沈元彻觉得这人是李周,顾准也一样。刚才授官的时候可没见李周出来领职,可按照当初乡试的成绩,李周确实不该如此。唯一的可能,便是他自作聪明,反而断送了自己的后路了。

后来三个人一打听,得知那李周果然过得不如意。

如李周一般的进士还有不少,除了顾准这些授官的,另有一部分人未能得到授官。大梁历经几代后朝廷官员日渐增多,先帝时不仅开科举士,还时常加恩试,广开言路,招揽人才,朝廷的官吏总数比之前不知多了多少。当今圣上即位之后,也不曾削减科考录取之人数,这就导致朝廷的冗官问题更为严重了。

只是即便如此,朝廷也不曾停止科考,因为一旦停止,得罪的便是天下所有的读书人。

沈元彻见李周竟然还敢往这边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这人真是狗胆包天,都来了京城竟然还如此嚣张,不知道京城是他的地界吗?

李周忍了忍,偏过了头。

他对顾准的态度很是不平。

虽然他同顾准有些矛盾,但他自认才学不输于顾准,也一直把顾准当成自己的对手。结果自打殿试过后,顾准竟从没有拿正眼瞧过他!

这也导致不少人即便高中进士也当不成官。这些没有分配到官职的,要么在京城里头等着,等到上面有了缺自然也就由他们顶上,要么,便是直接回家了。毕竟京城的开销实在是太大,回老家等着也是等着,还能多省一点钱。

即便最后当不成官,凭着这个进士的头衔,也照样算是出人头地了。

至于那些留在京城里头的,除非家中是有万贯家财,否则不管是当官的还是不当官的,日子都过得不太阔绰。

京城低价贵,说是寸土寸金也不为过,除了地价,日常开销也不便宜。朝中倒是有官舍,只是在他们前头的那些人都还没有分配到屋子,等到他们排还不知道要等到几时。

顾准手里有钱,虽然买不了太好的房子,但是之前看中的那一个还是能买得起的。

实在是可恶。

都是一群狗眼看人低的东西,不过是见他名次不好,便可劲儿的欺负他。只是李周现如今什么官职都没得,心里不自在,便没底气上前理论,只匆匆落逃了。

沈元彻这才作罢,只是没一会儿他又想起了一回事:

“我昨天晚上听我父王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此次会试里头有一个倒霉蛋,虽不知姓名,但他的事儿那些考官里头都已经传开了。说是本来名次不错,好几个考官觉得他写的甚好,拿去给皇伯父看,可皇伯父却没有看中,如此便导致了他名次降了许多。据说他那最后一道策论是反对变法的,还把变法说得一文不值。想必那是过后他也是痛定思痛,于是在殿试中又想了个主意,对着皇伯父一顿谄媚。可笑的是,他的满篇谄媚之语都没有送到皇伯父跟前,直接就被打下去了,名次一降再降。先前我还猜这人到底是谁,如今见他这般愤愤不平,大抵就是他了。”

可谓是大快人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