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建造盛唐 > 第五十二章 战事起 意外任务

第五十二章 战事起 意外任务(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姜之明道:“大王选择无错,卫水确实是沁水除却之外更适合通永济渠的河流。选择卫水,还能借助曹操故道,大大缩减施工时间,减轻徭役负担。只是卫水小,水流会存在不足。沁水的优势,卫水实难相比。”

他还是有些遗憾,未能弥补先人遗愿。

李元瑷却如落井下石般道:“卫水大而沁心小,此次开凿曹操故道,我们非但不能借用卫水,反而要讲卫水隔绝在外,免得喧宾夺主。卫水水资源不够,我们可以花费时间徐徐引流,决不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他说这话绝非危言耸听。

历史上唐朝改道卫水作为永济渠南段,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这时隔三四百年,曹操开凿的河道旧址依在,而且还在默默的造福沿岸百姓。

李元瑷与姜之明站在船头,商讨着改运河河道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于永济渠改道可不可行,这点毋庸置疑。

后世已经证明了这点,李元瑷与姜之明皆是这方面的好手,仅从水网图就能判断是否可行。

只是当下的关键并不在于可行不可行,而是能否在李世民定下出征日子前大功告成。

但是因为忽视了沁水的存在,导致了沁水的泥沙时常侵入卫水,给卫水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故而李元瑷这一次决定一劳永逸,不给沁水入侵的机会。

李元瑷没有纠结永济渠南段,果断的选择废弃,重新由卫水定漕运路线,为朝廷节约了大把时间。

贞观十七年,九月。

倘若无法功成,改道就无实质性的意义。

李元瑷还得知,李世民已经安排官员负责将洛口仓的粮食往北地运转了。

然后运粮船堵在了永济渠南段,进退不得。

李世民一气之下,将悲剧的运粮官给革职查办。

李元瑷、姜之明一直抵达古邺城,对于周边的水网已了然于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