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建造盛唐 > 第三十七章 头痛的李世民

第三十七章 头痛的李世民(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治颔首道:“也只有他,方能实时推陈出新。”

李世民问道:“那他人呢?”

李治应道:“去陪小兕子了!”

李元瑷摇头道:“不了,我去看看小兕子,我就不凑热闹了!”

李治微微一笑,也由他了。

李治向李世民申请开殿试取才。

李世民初听“殿试”详情,亦呆了一呆,细细思量,登时大喜过望,说道:“妙哉,朕一直担心科举未来。科举的普及确实让各大士族措手不及,于此一道,迟迟打不开局面。可父皇心底清楚,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旧习俗,一时没有缓过劲来。待他们认真对待科举,潜心研究,寒门百姓十有八九是考不过的。到时候大半进士,全出豪门,三甲及第也为豪门霸占,反而助长他们声势。这殿试一出,只消我们稍稍偏向寒门,对于天下寒门即是一大鼓励。此消彼长,待科举正式成为取士之法,世家亦无担忧必要了。”

李世民受世家掣肘,并非他狠不下心来将之消灭。而是世家的存在,有利有弊。

“所谓殿试是指由天子亲自于大殿召见所有考中进士的学子,天子亲自出题,亲自考核,亲自选择出三甲之列。对于这三甲,可以编一称呼‘天子门生’。如此一来,状元、榜眼、探花的任命权就握在了天子手中。”

李治听到这里,眼睛一亮,呼吸都有些急促。

这一招,实在是太妙了。

以往科举取士,天子不能过问。

这样一来,最核心的权力,为天子掌控,这样可以免去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作为大唐最大的人才输送机构,有他们遍布天下各地为官安定一方,他才能无所顾忌的对外发动战事。

真要受刮骨去肉之痛,消灭世家影响,只会因内耗而两败俱伤。

一手抬起寒门,利用寒门的崛起来抢占世家的资源,直至双方平衡,相互掣肘,兵不血刃,方才是李世民心底最理想的状态。

李世民性子心狠,却不嗜杀知晓进退,好战但又宽仁,懂得体恤生民疾苦,也只有如此多变的性格影响下,才能在恶劣的情况下,开创贞观之治的辉煌。

李世民说道:“让我猜猜,这法子是你十六叔想的吧!”

“现今科举制度越发完善,可难免会有一些纰漏,让人从中作怪。进士二十人,难免不会有浑水摸鱼之辈。由天子择出三甲,亲自赐进士及第,最为公允不过。”

李元瑷云淡风轻的说着。

如果说唐朝科举一改隋朝举荐为允许天下人皆可参与是跨时代的进步,那么殿试的出现就是科举制度在这个进步路上的一次升华。

对于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于朝廷科举取士的目的,都有十足的提升。

李治道:“殿试将会是学子与天子第一次会晤,是天子为朝廷未来的肱股之臣最大的认可,此提议当真妙不可言。我这便去请示父皇,由他下令开殿试,为朝廷择出栋梁之才。”他说着立刻便要动身,嘴里同时说道:“要不要一起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