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逐鹿天下 > 第320章 新朝制度(三)

第320章 新朝制度(三)(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联合的党派,也是这浙党、楚党为主。

根本就没有陕党、川党这种党派的生存空间。

科举名额这个问题,苏河本来想偷偷公布,造成既定的事实。

“文化水平全国发展不均衡,这是事实。

南强北弱,东强西弱。

礼部尚书宋康年,立刻站起身询问道:“有一个重点问题,王上没有交代清楚。

科举考试,要不要继续分南北榜。

公平公正的进行科举考试,云南贵州那些不发达的省份,可能数十年时间,一个进士都考不上。

这样一来,朝廷中的官员,都被每一个地方的人垄断。

朝廷的政策,一直偏向某一个地方。

一年无法从国子监毕业,不取缔他取得的功名,但也不会分配相应官职。”

文官们听完秦王苏河讲述的科举流程。

他们有人欣喜,有人高兴。

新朝每年一次科举,每次录取150名进士。

这比之前大明,每三年一次科举,录取名额不定要好很多。

云贵西北等地,在朝廷之中,根本发不出声。”

礼部尚书宋康年这段话,立刻激起了所有文官的记忆。

他们大多数人,出身西北地区。

响起大明朝各地区发展的差距。

只看大明朝的党争,那是东南的东林党和各党联合起来做斗争。

这样有士子在京城等待科考,也不会蹉跎十几年。

士子考三五次没有考上,自然会重新找生路。

新朝科举不重经义,削弱了儒家的地位。

这次科举的变化,加强了吏部的权利,削弱了国子监的权力。

国子监现在的地位,就变成了一个地位特殊的学校,不再有小吏部的称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