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奸臣之女 > 246、儿女心事

246、儿女心事(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直到蒋昭成了亲卫,顾彝看儿子也长开了,模样也不坏,学问也使得,自家侄女又成了皇后,便到顾益纯面前求情:“请叔祖给看看,若使得,还得请您代为转圜。知阿郑疼爱女儿,既诚心求娶,成了就是一家,便会诚心以待。若叔祖看着不好,也就不去讨这个嫌,倒惹得尴尬。”

顾益纯对蒋家感情略复杂,蒋卓办事不太地道,幸亏顾彝过得不错,他才没有翻脸。因顾彝与庆林大长公主亲近,顾益纯没少见蒋昭,年幼虽小,也是煦煦君子模样。乃道:“且看看,两个孩子都年幼,还不定性,总要登对才好。”

――这是三年前事情了。

“也要大郎出息了才行。”

“还要与阿爹说一说呢。”

“也好,阿爹总比们见识高。若有不妥,他也能看出来。若是妥了,也能为大郎谋划谋划。”

邺侯因是过继来儿子,又是曲折来儿媳,自妻子去后,只对家庭大方面指点儿子一二,其他事情一概放手给小两口。嗣孙之婚,他也想了不少――自然都是世家――终究拿不定主意。他因觉自己一系血脉单薄,想为嗣孙找一有助力岳家方好。

听蒋睿一提,邺侯是见过郑琰,对这个郑靖业身边女印象颇深,他只有一点疑问:“韩国夫不似深宅妇,恐其女多事。”

246、小儿女心事

都是姓顾,都是嫁与嗣子,顾彝命比顾皇后好了不知多少倍。

邺侯家生存形态比一般家略特殊了一点,他们家儿媳妇妇地位略高。邺侯夫是个运气不太好女,先是没儿子,不得已邺侯纳了妾,还是没儿子。憋气憋了许多年,眼瞅着邺侯也生不出来了,只好过继,为了嗣子也是操心费力,还为他订了婚事,蒋卓又搞了一出“私定终身”,换了蒋睿来。

蒋睿是过继来,还是顶替了哥哥过继。顾彝是蒋、顾联姻嫁过来,虽则是说嫁给邺侯嗣子,这嗣子原该是蒋卓――论起来是蒋氏对不起顾氏。这就造成了顾彝邺侯家话语权比较高,蒋睿婚姻生活上也比较老实。顾彝能生,她与蒋睿育有两子一女,对比邺侯夫来说,足够用了,蒋睿也就老老实实,至少是没蹦出个什么庶子出来。

邺侯夫妇因自己夫妻之事,倒也看得开,子嗣这种事情,真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又因庶子不得袭爵之事,对于生个庶子要求也变得很淡,便由着小夫妻折腾去了。

蒋睿道:“大郎之妻虽非蒋门宗妇,也是家中长媳,家中遇事,无法置身事外,倒是明敏练达为佳。”

邺侯采纳了这种看法,仍略担心:“池氏复归谱系,家世既好,家族又盛,欲求娶此女,大郎须上进。”

蒋睿道:“正是。幸尔大郎是家中长男。”

邺侯道:“圣年轻,与大郎年纪相仿,听闻韩国夫进言,请圣择少年子弟入侍,与之俱长。便走动走动,为大郎活动一个亲卫名额罢。”

蒋睿又与哥哥蒋卓商议,复通过了亲生父母,蒋卓与弟弟倒是一般心思灵活,没有多大犹豫就接纳了这个建议,却道:“大郎须努力。”蒋父蒋母因儿子已经过继,心中固存疑虑,也暂且压下了。

儿子婚事,顾彝有极大发言权。她也是考虑了很久了,她是很看好池春华,用她向蒋睿列出来优点就是:“模样好,家世好,也好,笑盈盈喜气。池家和睦,阿郑出自宰相家,都说郑相公如何狡猾,家中却实是门风淳朴,这些个世家都有所不及。耳濡目染之下,阿郑家中也是清静。且郑氏多子,京兆池氏本都要绝后了,阿郑过门,家业两旺。她又是帝师,看她素日行事机敏,当家主母需有决断却不刻毒,女肖其母,池家小大娘也不会次了。”

蒋睿也是个机灵,他想是:“邺侯之位到身上只剩伯爵,待到大郎,还要再降,只恐池家看不中他。”两长子蒋昭今年十四,次子蒋明年十二,幼女蒋智因中间有邺侯夫之丧等事,比蒋明足小了六岁。算来蒋明才是与春华年纪相当,蒋睿直接把次子给否了――不是不好,而是恐怕条件不登对。

顾彝道:“正因如此才没敢贸然与阿郑提及。”

蒋睿也是感叹:“不知道要便宜了谁家小子!”

顾彝犹豫道:“只盼阿郑钟爱此女,没有为她早早定下,若大郎自己有出息,也不是不可以提一提。当年池长安家业败落,她也没曾嫌弃,何况家总比当时池家好太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