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二部 三十七章(2)

第二部 三十七章(2)(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好,太好了,秀成干的漂亮,我要给他记功。”

原来杨一早在对付联军之前就让李秀成尽快解决让石达开,然后北上,李秀成那十万大军可太关键了,可以说这仗打成什么样子,关键就要看李秀成能不能及时赶到了。

李秀成货物石达开的谈判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几乎可以说石达开是被李秀成用大炮牙着坐上的谈判桌。石达开虽然对李秀成表示出来的诚意感到满意,但作为原本割据一方的石达开来说,屈居人下的滋味实在很难接受。经过几番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李秀成在去武昌前就预见到可能出现石达开会后悔的情况,毕竟石达开手里还有几十万大军。去之前李秀成就和刘铭传商量过了,谈判开始的十天后,如果石达开还不妥协,就立刻对南昌发起进攻。果不其然,石达开对谈判表面上很热情,但实际上是想利用谈判的机会进行喘息,所以一直在和李秀成扯皮。一直到刘铭传逼近南昌,每天用大炮猛轰,曾国藩一见刘铭传动手,也跟着对太平间下手,从湖南岳州出发,一路朝武昌杀来。两支人马一起进攻,,石达开立刻感到巨大的压力,武昌方向还好,湘军是老对手,石达开并不怕。可南昌的情况就糟糕了,刘铭传的猛烈炮火打的太平间根本没有还手。就连招架的余地也有限。

石达开赶紧找李秀成,让他请刘铭传停火,可李秀成说道:“刘铭传是新军元老。连还和洋溢是连襟,自己根本管不了,李秀成也只能让九江方面的新军停火,可管不了刘铭传。

(付:毛主席的词:忆秦蛾

法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得知联军全军覆没,连两位专使也被活抓后,立刻暴跳如雷。拿破仑三世马上召开御前会议,决定联系英国共同对中国进行报复。

正当英法两国磨刀霍霍,调集军队准备杀向中国的时候,美国和俄罗斯的大使也分别拜访了英国首相和法国的皇帝,提出了四国组成联军,共同对中国动武的意见。

四国一拍既合,达成了共同出兵中国的协议。达成协议后,这四个国家开始各自回去,整顿兵马,他们要联手瓜分中华。

普鲁士,——

船队在大海上航行了五天,山海关已经远远的出现在地平线上,巍峨的长城在群山上盘旋,天下第一关是雄伟的,但她的存在并没有完全阻止异族进入中原的脚步,相反却成了阻碍中国和世界交流的壁垒,成为了中华民族长期闭关自守的象征。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站在定远号的前甲板上,望着远处的长城在不断的向自己靠近,杨一脑海里突然想起毛主席的诗,不由顿生感慨,用缓慢而有力的声音念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大人真有雅兴,作的好诗。”杨一念诗的时候,张键来到杨一身边,听个正着。此时正值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撒在杨一的身上,杨一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入在这绚丽的晚霞中,高大的身躯面对远处的群山和万里长城,浑身散发出一种气吞天下的气势。

张键的叫好明显没有打断杨一的诗兴,此时天边彤霞如血,群山万里连绵,杨一也不回头,继续念到:“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后面这几句把张键听的眉头一皱,他是个书生,听出杨一念的是首词,只是这词似乎还差半阕。读书人对好诗好词的一向是喜欢的,张键对只听到一半的好词有点不满足,倒把自己要杨一有事的事先放到一边,问杨一道:“大人,这词是好词,也应此景,只是不知道另半阕是怎么写的?”

杨一当然不能说是毛主席的大作,说出来张键也不明白,但那上半阕和这景象也不搭界,念出来反而露了马脚,杨一只好道:“先生过奖了,这只是杨一一时感触,秒手偶得的半阕,另一半还没想好呢。杨一书读的不多,倒让先生见笑了。”哪知道张键一脸正色的说到:“大人不可妄自菲薄,单凭大人刚才念的词,张键以为,大人之文才以相当之高,也许是大人久居海外,不熟诗词,不然定可以做出绝美的词句。”

说起诗词,杨一还真不内行,刚才的词也是抄袭的毛主席的作品。杨一知道再这么继续说下去,恐怕就要露馅了,赶紧转移话题道:“先生找杨一何事?”张键这才想起来自己找杨一的目的,赶紧回答道:“李秀成那有消息来了。和石达开的谈判已经于半个月前结束,这是情报部的飞鸽传书。”张键说着递上来一张字条。“另外,按照大人的指示,李秀成在谈判结束后,已经摔大军北上,不日可以度过黄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