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股仙 > 沙龙纪要及周股评

沙龙纪要及周股评(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于第二个问题,券商又帮信托推荐客户,又向homs系统开放交易和结算数据,他们自己有什么好处?

实际上,在有关监管方面禁止这种行为之前。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要求凡是向信托这种伞形信托推荐客户的营业部,均与信托公司签订公对公的协议,营业部即可以和信托参与融资利息的分成。当然,营业部也可以通过提供这种服务,向这种账户收取较高的佣金费率。

在营业部的这种利益驱使下,各大券商总部向homs系统开放交易结算数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么问题来了:

一是券商是怎么帮信托的。尤其是如何通过homs实现?

二是券商这么做究竟有什么好处?

三是在监管层的三令五申之下,为何屡禁不止?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伞形信托。其实伞形信托早已是信托的成熟产品,只是在牛市的赚钱效应下,从去年起伞形信托的规模急剧膨胀,已经达到数千亿元的规模。对于一个伞形信托,核心要素是优先级资金、劣后级资金和结算交易系统。

据证券时报报道,证券公司联手信托公司,通过恒生homs系统为客户配资加杠杆的行为,正迎来有关方面的重拳治理。有关监管方面已开始严密排查恒生homs系统,要求券商汇总与信托的合作协议、合作规模等,并要求相关券商尽快制定、上报整改方案。

此前监管方面明确规定,券商不得开展场外配资、伞形信托。4月16日。证监会张育军曾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情况通报会上表示:“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

但在巨大利益面前,以伞形分仓系统为客户加杠杆的这种“任性行为”一直屡禁不止。众多券商通过与信托签订投资顾问等协议,为信托的结构化产品推荐客户,甚至为恒生homs系统提供交易结算数据等便利的行为一直存在。

而此次监管层对恒生homs系统进行排查,意味着利用该系统的配资业务今后将难以展开。

据《证券时报》援引业界人士,监管层第二次“禁伞”,目的便不在于禁用伞形信托这一正常的金融产品,而在于遏制挂靠于伞形信托的恒生homs系统。

目前信托的优先级资金大量来自银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银行资金入市的渠道之一,劣后资金基本来自炒股的股民,只是通常有一定的资金门槛。交易结算系统通常使用恒生的homs系统。

这就一目了然了。

券商天然拥有愿意出劣后资金的投资者客户群,在券商两融业务杠杆率低、资金有时不足的情况下,投资者也纷纷要求券商寻找更加市场化的资金。于是,券商和银行一拍即合,将资金打到信托这一第三方账户,双方都觉得很安全。

当然,信托也不仅仅是一个渠道。通过恒生homs系统,信托可以将众多子账户集中到一个母账户下。子账户属于虚拟账户,共用一个母账户。这样既省去了百万级的账户费,又保证了账户资金安全。

更为重要的是,homs系统可以通过向券商索要交易和结算数据,对各子账户进行结算,保证子账户资金准确轧平。

此外需指出的是。尽管证监会对伞形信托一再严管,但银监部门从始至终未对伞形信托进行文件约束以及口头指导。

有关方面已经找到一些证券公司了解相关情况,并要求这些券商汇总、梳理分公司、营业部与信托之间的协议、合作规模等信息,要求存在问题的券商尽快制定、上报整改方案。

其实监管方面对此业务的监管要求非常明确:

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

但在巨大利益面前,众多券商通过与信托签订投资顾问等协议,为信托的结构化产品推荐客户,甚至为恒生homs系统提供交易结算数据等便利的行为一直存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