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黄四娘家花满蹊 > 黄四娘家花满蹊 第101节

黄四娘家花满蹊 第101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村里谁家不是孩子成群,他们家,就小富一个孩子,老赵以前是没法子,如今挣了钱,就想着不干那行了,老赵去的地方多,听不少人问起佐料粉的事儿,这便想着借着手里的人脉卖佐料粉,当为老赵家积点阴德。

黄菁菁嗯了声,拉开凳子坐下,抬头问道,“怎么了?”

一文一碗的佐料粉,周士武两文三碗卖给赵吉瑞和刘大,让他们自己去村里卖,得来的钱是他们自己的,卖得多挣得多,比做工强多了,村里有人打听过这件事,但周士武不是没成算的,哪能是个人就答应。

赵吉瑞和刘大吃苦耐劳,走的村子远,清晨出门,傍晚才能归家,避免和他们抢生意,说起来,二人挣的都是辛苦费。

换作居心不良的人,少不得会耍小聪明和他们抢生意。

负责收篮子的是赵二两,赵二两因着腿疾,在村里受了许多人冷言冷语,如今翻身为周家办事,巴结他的人多了起来。

只是赵二两按规矩办事,篮子是要盛佐料粉的,竹篾的须不磨干净扎着客人的手会损坏周家名声,因而他检查得格外仔细,过关的要,不过关的不要,被淘汰的篮子退回去,村里人就有些不高兴了,只是在老花院子里,不敢乱说,黄菁菁脾气火爆,真惹着她,不收自己的篮子岂不得不偿失?

因此,众人只是心里嘀咕,面上不敢表现出分毫。

天色清明,明晃晃的太阳露出个脑袋,暖了阴寒的风,屋侧的树林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因着篮子上要写字,黄菁菁让赵二两特意叮嘱村里人,卖篮子的话来新屋,省得再集中挑过来,屋檐下站着许多人,赵二两坐在凳子上,身前摆着张长桌,桌上放着个小碗,里边装着铜板,银钱现结清,不拖欠,干脆利落得很。

黄菁菁坐在边上,待长桌旁边箩筐装满了,便挪到堂屋,方便老花写字。

周士武放了心,拉着桃花一通解释,把桃花送去了新屋,梨花见桃花走,她也嚷着要过去,刘氏担心给黄菁菁添乱,不想答应,周士仁道,“让梨花过去吧,娘热闹惯了,安静下来估计不习惯呢。”

黄菁菁和老花喜欢孩子,不会嫌弃吵闹的。

刘氏回屋给梨花收拾了两件衣衫,又把滑雪用的木板和木棍装起来,叫周士武一并带过去。

孙婆子已经回去了,回到家,和孙老头又打了一架,骂孙老头色令智昏,管不住下半身,头发都白了还想折腾个儿子出来,话说得难听至极,孙老头忍无可忍,拉着她去找里正写休书要休了她,活了一辈子,第一回 被人指着鼻子骂成这样,孙老头铁了心不和孙婆子过了。

这桩事没少被人津津乐道,带着黄三娘撬孙婆子墙角也成了大家的谈资,村里乌烟瘴气,孙婆子的了失心疯似的损黄三娘,奈何黄三娘卧病在床无从对峙,否则,真想看看感情如姐妹的二人反目成仇的戏码。

韩氏站在门外,瞧着里边热闹的场面,略有犹豫,在门口徘徊许久才犹豫的抬脚走了进去。

村里人见着她,面上闪过疑惑,老赵家不差钱,韩氏和文莲在家日子过得舒坦,不用操心田地的活,家里的家务活有孩子帮着做,惬意安宁,和周家打交道的次数不多,如何来这边了?众人想归想,但没开口问。

黄菁菁端着箩筐进屋,把一箩筐的篮子倒在桌上,听着有人在身后唤她,黄菁菁转过身来,见是韩氏,脸上略有诧异,“文莲婆婆来了?进屋坐吧。”

她客气有礼,韩氏反倒有些局促,顿了顿,笑着点了点头,进屋后打量着屋里,都说老花的屋子敞亮,窗户又大又好看,齐着窗棂安置了张书桌,书桌一侧高,往上是几格柜子,上边摆放了很多草编的蚂蚱,兔子,青蛙,点缀得屋子清幽雅致,她坐在一堆篮子前,双手交叠在腿上,待黄菁菁把箩筐拿出去折身回来,她道,“前两天就想过来了,又怕打扰你干活,听说吉瑞在卖佐料粉,小富爷爷让我来问问......”

老赵贩卖孩子,虽说是正当生意,挣了钱,但毕竟是个造孽的生计,否则如何会子嗣单薄呢?

这个腊月,村里异常热闹。

第100章 100 想改行了

因为除了孙家, 孙婆子和孙老头的骂战,周家在村里买篮子,四四方方的小篮子, 大篮子,只要细致光滑,他们都收, 大些的一文钱两个,小些的一文钱三个,可把村里人乐坏了。

漫天飞雪, 到处结了冰,后山的树叶早被抢光了,全家老小待在家大眼瞪小眼, 勤快些的人家会砍竹子编凉席箩筐筲箕等着来年去镇上卖,但也只能碰碰运气,哪像周家买篮子, 收了篮子马上给钱, 慷慨得很。

至于篮子大小是有规格的,只能依着尺寸来,饶是如此,村里所有人都找着活计做了,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他们编了一辈子箩筐背篓,手艺灵活,一天下来能编六七个小篮子, 若是旁边有打下手的,把竹篾削好,篮子框架支撑好,速度更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