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拾遗纪 > 第13章 惊鸿顾影

第13章 惊鸿顾影(第3 / 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边赵军主力追进秦国国境,那边秦军主力踹掉赵军大营,断补给切退路一气呵成。

“乘胜追击”途中,赵葱想起三十年前被秦将白起围困的前辈赵括。

他当机立断命大军回师,没有彻底掉进秦人预设的埋伏,可惜为时已晚。

秦人深知放虎归山就是前功尽弃;赵人深知投降也是死路,因为三十年前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

这决定胜负的一战,拼的是三十万虎狼之师的意志和二十万穷途困兽的血性。

“你不出面,他们赵国人自己闹,李牧之死就跟秦国没关系。这下好了,日后算起帐来,骂名洗不干净了。”

雏儿不明白。

“姚贾设下连环局,对李牧明保暗诛。李氏是名门望族,食邑柏人城,世代封侯拜将。秦王日后要收伏李氏一族,只需拿出姚贾的供词就能表示诚心。你这一露面,不容易了。”

姚贾为秦王谋划得太过深远,雏儿每每走过悬头高挂的闹市,都好想撬开颅骨看看里面是不是还藏着机关。

那颗头颅开始腐烂,蛆虫爬满,蚊蝇蹁跹。

他们本该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可惜被一句问话直接分出胜负。

“请问勇士,如何看李牧?”

赵国剑客鲁勾践对武安君景仰如山,洋洋洒洒说了半个时辰。

卫国剑客荆轲论述武安君战术战法,赞赏之余提出改进建议。

唯有楚人昭南一言不发:你们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有眼无珠的死尸,目睹了邯郸城接踵而至的一幕幕荒诞。

诛杀李牧的布告宣下,邯郸沸作两团:有人欢呼我王圣明,有人痛惜天柱已折。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求胜太心切就求不了胜。

李牧苦心经营的防线被新将赵葱打破,王翦感动得老泪纵横:狐狸终于出窝了!

眼见秦军退却,赵葱赞叹赵迁英明:秦军一击即溃,李牧迟迟不战果然有鬼!

楚国国君是熊氏,下有昭、屈、景三姓贵族,并设三闾大夫管辖。

这人本是最尊贵的熊氏,扮作武夫后只好屈尊将自己降为昭氏。

“木讷”的昭氏剑客得到韩仓和赵迁的格外赏识,接下千钧重任。

对于暗杀李牧以及借赵迁之名斩首北军十位将领的功绩,他自我感觉很好。

然而,顿弱还是毫不客气泼下凉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