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神偷天下(出书版) > 神偷天下(出书版) 第15节

神偷天下(出书版) 第15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乞丐全不理会,又是一声暴吼,手上使劲,旗杆如在狂风中一般摇摆不止,似乎便要能从中断折。乞丐又是一喝,旗杆上那青衣人惊呼失声,如被烫到一般,双手一松,从旗杆顶上跌将了下来。那旗杆足有五层楼高,如此跌下,非死即伤。

那白衣美男子脸色一变,陡然从太师椅上弹起,快捷无伦地冲到旗杆之下,双掌齐出,托在那快速跌落的攀杆汉子的肩头,将他下跌的力道转至横向。那汉子在这一托之下,往左斜飞出去,直飞出五六丈才落地,就地滚了两圈,狼狈爬起。

白衣男子侧眼望向乞丐,脸上冷笑不减,说道:“素闻赵帮主出手狠辣,果然名不虚传。”

那乞丐便是丐帮帮主赵漫。但听他冷冷地道:“成帮主,你我两帮井水不犯河水,却跑来我地盘上耀武扬威,有何意图?”

楚瀚轻摸小影子的头颈,轻声抚慰,知道事情颇不寻常,心中好奇,便攀上一旁的一株大树,从树顶往下望去。但见广场正中点着一圈火把,周围站站坐坐总有百来人,火把当中,一个白衣男子闲闲然坐在一张太师椅上,面容俊美,神态潇洒已极。

楚瀚不由得多望了这人两眼,心想:“这人生得好俊!”但见那男子不过三十多岁年纪,手摇折扇,神态虽闲雅,但眼光凌厉,直望着面前五丈外的一个乞丐。

那乞丐箕踞而坐,披头散发,衣衫破烂,身形瘦削,袒着瘦骨嶙峋的胸口,唯一看得出不寻常处,乃是他手中所持的一根碧油油的竹棒,在火光下闪闪发光。乞丐眼光并不望向美男子,却抬头望向一旁的旗杆顶端。

那旗杆乃是旧时大明军营的军旗杆子,楚瀚见到这旗杆,才想起这地方原是操练场旧址。据说几年前,皇帝下旨在天桥附近兴建寺庙,收了许多地,军营和操练场便都搬去了城北。后来寺庙不知为何始终未建,这地便空在那儿,红倌的荣家班曾在这儿搭台唱过几回。这地方早已不复旧时操练场的风貌,平日只有些商贩摊子兜售货品小食,唯有那高约五丈的旗杆还留在原地。

楚瀚顺着美男子的眼光往旗杆望去,不禁一惊,但见旗杆上攀着一个人,身形轻盈灵巧,有如猿猴;那人身穿青衣,正手脚并用,试图攀上那摇晃不止的旗杆,眼望着就快攀到杆顶。但见他在离杆顶数尺处,从怀中抽出一团什么事物,在夜空中一招,却是一面青色旗子,呈三角形,边沿有黄色牙形装饰,楚瀚依稀认得那是漕运大帮青帮的标帜。他上回受梁芳差遣,孤身去武汉办事,曾耳闻青帮的名号,之后也曾跟着梁芳外出,来到大运河边上,见到许多大船上都扬着这样的三角旗帜,梁芳告诉他那是青帮的船队,并说青帮多年掌控漕运,行事谨慎低调,跟官府的关系甚好,每年孝敬的银两甚多云云。此时但见那青衣人双腿夹着旗杆,腾出双手,将那三角青旗绑在杆顶上,在夜风中剌剌飘扬。

楚瀚盯着那三个泥偶,心中一凛,又仔细观察房中其他事物,确知当夜曾有人来过他的房间,将他房中的事物极小心地探勘过一遍,虽未留下多少痕迹,但却逃不过他的法眼。他缓缓在案旁坐下,凝神思索。谁会来探勘他的房间?梁芳对他仍旧极为信任倚赖,应不会对他起疑,派人来搜索他的住处。万贵妃也不会来理会他这小小宦官的琐事。那会是谁?

他脑中忽然闪过一个人影:是那蒙面人!那锦衣卫中轻功过人的蒙面人!自己解救泓儿的那夜,那人曾追逐自己,直追到城中,好不容易才将他甩脱。或许他已发现自己是谁,怀疑他相助隐藏起纪娘娘的孩儿,因此趁他不在时,前来探勘他的房间,盼能寻得一些线索。

楚瀚行事一向小心谨慎,房中绝未留下任何透露泓儿存在的线索,也没有他平日为梁芳所办之事的蛛丝马迹,来人应是空手而回,但他心中已生起警惕,知道这蒙面人极不好对付,如今他已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却仍未曾摸清他的底细。敌暗我明,形势十分不利。他知道自己必得尽快发现对手的真面目,才能尽早防范,甚至主动出击。

过了两日,楚瀚找了个机会,又去向锦衣卫探听关于那蒙面人的消息。他不愿打草惊蛇,只找了两个可以信得过的、平日常替梁芳办事的锦衣卫,请他们喝酒吃菜,趁酒醉饭饱时,与他们天南地北地闲聊,旁敲侧击,慢慢勾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原来这蒙面人的来历十分奇特,他虽拥有锦衣卫的身份,但极少出现在京城中,因此锦衣卫中几乎没有人识得他。据说他乃是昔年锦衣卫指挥使百里孤飞的独子,名叫百里缎。百里孤飞当年曾是英宗皇帝的贴身护卫,英宗被瓦剌俘虏时,百里孤飞也被俘虏了去,在边远荒漠上与皇帝同吃苦、共患难,可谓劳苦功高。英宗回到中土之后,便封他为锦衣卫指挥使,让他的两个弟弟也担任锦衣卫千户。后来百里孤飞因公殉职,英宗皇帝便让他的独生子百里缎荫了一个锦衣百户。当时百里缎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留在家乡学艺。约莫一年前,他的两个叔叔一个因公受伤身死,另一个生病致仕,返乡休养。百里缎在家乡学成了家传武艺,便来京任职,升为锦衣千户。他年纪虽轻,资历虽浅,但由于世代担任锦衣卫,地位却甚高。

众青衣汉子见到青旗扬起,都齐声欢呼起来。楚瀚心中怀疑:“青帮总坛远在武汉,听说青帮中人行事低调,又怎会跑来天子脚下逞威?”

那白衣美男子望着乞丐,脸上颇有炫耀之色,抱拳微笑道:“雕虫小技,献丑了!”

乞丐脸色十分凝重,忽然大喝一声,跳起身来,奔到旗杆之旁,伸右手握住旗杆,喝道:“班门弄斧,小辈好大胆子!”

那旗杆在他一握之下,陡然颤动起来,一根五丈高的旗杆宛如面条一般在夜空中折曲扭动,旗杆上的青衣人大惊失色,连忙抱紧了旗杆,但仍身不由主地左右晃荡,似乎随时要被甩将下来。

那白衣美男子啪的一声,将扇子一收,双眉竖起,冷冷地道:“以大欺小,可不似赵大帮主的作风啊!”

至于这人为何蒙面,大家都不十分清楚;许多人猜测他是因为面容有缺陷,羞于见人,才总是蒙着面。他的叔叔应当知情,回乡前却绝口不曾提起此事。听说百里缎性格孤高,脾气傲慢,来京已有一段时日,却极少与人交往。其他锦衣卫都看出这人野心极大,一心想为皇室建功,为家族争气,为亡父争光。

楚瀚听闻之后,心中颇为怀疑:“这人若是在一年前才来到京城,那么五年前到扬大夫家中偷听的,难道并不是他?”

他开始着手调查百里家族的底细,得知他们的家乡在河南百里县,便派人去百里县探听百里缎的叔叔的下落,才知道此人也已病逝,百里家族再无他人。

楚瀚便开始盯上百里缎本人。他发现这人孤僻已极,独来独往,一个朋伴也无,行踪飘忽,许多时候更无人知道他的去处。他也隐隐感觉到,当他在盯百里缎的梢时,百里缎也在试图盯他的梢;二人都知道彼此轻功极高,警觉极强,为了不让彼此发觉行踪,往往整日在城中虚晃,彼此跟踪追逐,直到甩掉对方为止。

如此彼此盯梢、互相躲避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这晚楚瀚好不容易甩脱了百里缎的跟踪,发现自己来到了承天门外天街尽头的广场。当时已是深夜,夜间贩卖小吃的摊贩早已散去,但不知为何,却见黑压压地有许多人聚集在广场之上,更奇的是众人鸦雀无声,一片寂静。黑猫小影子站在他的肩膀上,睁着金黄色的眼睛望向人群,低声嘶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