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古玩宗师在现代 > 第1章 灭口

第1章 灭口(第1 / 3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四九城乃是数朝京都,昔年天下奇珍汇萃之处,这些商人绝大部分都汇集到了这里。他们先四处收购流落到民间的古董,过了一两年,觉得世面上再难收到奇珍,不满足于那些“平庸物件”,便将主意又打到了其他地方。贿赂军阀开皇陵倒斗、买通贪财之人在名胜之地偷宝……种种强盗行径,数不胜数。

国内,有的古玩商人将良心一昧,靠为这些人跑腿办事发了大财;也有的商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却因没有能力阻止,只能做到不与之同流合污。

雁游是个没落官宦家族的子弟,往前数上几十年,他家也曾阔过。但打从曾祖开始,便一代不如一代,到了他出生时,又正逢乱世,已是家无隔夜之炊,日子过得十分窘迫。

不过,破船尚有三斤钉。他家虽然穷了,但老一辈的学问眼力都没断了传承。雁游先祖嗜爱古玩成痴,曾是有名的收藏家,一辈子不知见识过多少珍宝,著下图文并茂的《鉴宝》一书传予子孙。雁游从小阅读这本书,不但对古玩鉴定有独到见解,还把先祖藏书里那些晦涩之极的修复书籍也琢磨透了。

他十八岁那年,正赶上皇室王族收藏的古玩大量流落民间,形成一股收藏热。他便靠替人掌眼、修复古玩来挣些衣食。十年下来,在四九城已是小有名气。

昨夜刚下过一场暴雨,空气中满是土腥味。残雨顺着瓦檐缓缓滴落,敲在满是坑洼的台阶上,显得这处本就破旧的小院更显寒酸。

一块松脱多日的断砖经不得雨水冲刷,早就摇摇欲坠。眼见水珠越汇越多,忽然又有一大串雨水簌然滑落,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残砖彻底冲成了数瓣,跌滚四散,发出几声异响。

庭前动静不小,屋内的青年却是头也不抬,依旧专注俯首案几,小心翼翼地摆弄桌上的玉石残片。

半晌,青年忽然将手里拂土的毛刷一掷,喃喃自语道:“不对,不对劲。看这图案,这片玉雕壁画只是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它实际至少该有四丈以上,而且是用整块好玉雕凿而成,不是拼凑的。普天之下,谁有这么大的财力?”

虽然末一句自言自语用的是疑问,但自幼博览群书,对各色古玩来历了若指掌的雁游心里早就有了肯定的答案。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谁不敬重有真才实学的人。不管走到哪儿,他都被人敬一声雁爷。

但凡是对这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雁爷眼光毒,手艺好,人厚道。也知道他只为国内买家做事,绝不给外国人、以及为洋商跑腿的古玩商办事。

他说,一己之力太过渺小,又没有扭转乾坤的本事,能做的不过是尽到绵薄之力,至少不让半件珍宝从自己手上流落到国外。

时值民国年间,时局动荡,战火未歇。不少有能力的富贵人家纷纷举家迁居国外躲避战乱。但也有不少外国商人看准机会涌入华夏,大发他国之难财。其中,就有许多古董商。

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加上政局不稳,总统走马灯似的换,无数权贵一夜之间沦为平民甚至囚犯,这些人为了打点减刑或是裹腹,迫不得已将原本收藏的古玩珠玉拿出变卖。

还有推翻帝制之后,外*队、各路军阀几番进出皇宫,甚至盗掘皇陵,不知有多少大内府藏的珍宝流落到民间。

物价飞涨,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更买不起古玩,新得势的权贵们也买不尽这许多奇珍。

但外国商人不同。之前八国联军火烧抢掠圆宁园,不计其数的华夏古董流落海外。有精美绝伦的玉器瓷器,巧夺天工的宝簪珠饰,传承千年的书画墨宝……这些珍宝在各国引起巨大轰动,让外国人见识到了这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的千年精髓,更引得许多外国商人如逐臭之蝇一般,飞扑到正遭受战乱的华夏,企图在这乱世中大发横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