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佳人在侧 > 佳人在侧 第265节

佳人在侧 第265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正在忙的时候,章熙下了一道旨意,以雍邑为副都,作为“避暑”之地,要设置与京城相同的各部衙司,每衙的人员比京城正式的机构减半。皇帝要到雍邑避暑的时候就不用带京城所有的官员,带着另一部分的官员到雍邑与雍邑的人员重新拼成一个朝廷,那也忙得过来。

章熙把这个活交给了公孙佳而不是吏部,朝廷的目光都集中到公孙佳身上,公孙佳却没事人一样,没有马上就动,仍然没事人一样的到处串门闲逛。

直到此时,皇太后方才明白公孙佳说的“很快会有旨意”是什么意思。她也就不跟公孙佳客气了,她先把自己的侄孙叫到面前,等到公孙佳过来找她串门的时候,将人往公孙佳面前一推:“你看看这个孩子,还可以吗?”

公孙佳认识这个年轻人,皇太后的侄孙窦弘春,人在随行名单里的,她有印象。公孙佳道:“当然可以。”

敢像皇太后这么干的人毕竟是少数,且他们还有另一种思量,虽然说雍邑是做为副都,章熙的意思以后每年都会过来,毕竟不是正经的京城!在这儿当官也属于“外放”,这个出身听起来不如在京城做清流好听。所以登门求情的、游说的人还很少,公孙佳也就乐得清静,依旧随手处理着京城传过来的不太多的公务,仍能抽空与元铮一起散步,或陪着钟秀娥逛街。

章熙心中一恸,说:“要不,我把药王带回京?”

“别!”大长公主认真地说,“打从贺州的时候,咱们就都知道一件事儿——定好的事儿,绝不能乱改!这是你爹定下的规矩,不能因为人情误了正事。误了正事,大家一起倒霉,人命都要没了,哪里还有人情在哟?”

章熙沉默了一阵,说:“好,就依您。”

大长公主问道:“还真就来小半月就回去呀?不多住会儿?”

“五郎,我还是有些担心的。”

元铮看准机会说了一句,说:“既是陛下的安排,也是她自己愿意的。这里适合静养,她也不用起太早,怎么舒服怎么来。”

大长公主道:“那我也不走了!”

众人又去劝她,大长公主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这儿又凉快,我就也在这儿住一阵儿嘛!我又没别的事!等天气冷了,咱们娘儿俩再回去。我在这儿,也好照顾你的起居。瞧瞧,都瘦了,得养胖点儿。”说得钟秀娥也是意动,很想留下来。大长公主横了她一眼:“你得回去,你是人家的人啦。”

公孙佳脱口而出:“赵家,不想回就不回嘛。”

钟秀娥踌躇半晌,长叹一声:“现在还不能拆伙啊!”

“他呀,以前过得憋屈,也别怪他,谁小时候受个气,看着都抠抠索索的。养一养,脾气养出来就行了。”

姑侄俩说了不少家常,章熙登基之后也很少有这样与亲人交流的大把时光,说了一会儿就抛开了对章嶟的糟心感。不多会儿,皇太后派人来问他身体如何,几人又在宫里听着移民的小调,吃了一席。

而京城传来的各种奏报显示,皇帝离京,京城有人是放了鹰一样的玩儿,闹出了许多小麻烦。但是,大事一件也没有,并没有人趁此机会发难。以公孙佳的估计,他们都在观望,用小事试探章嶟。

显然,章熙也是这么想的,他也不动声色,只管看着。

他们二人没有担忧的意思,整个雍邑都跟着轻松快活起来。亲贵们的到来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商贾赚得盆满钵满,伎艺人赏钱也拿了更多。还有一些人已经在考虑在雍邑置产,在附近买田了。

元铮惊悚地看了她一眼,心道:您还打着这个主意吗?这家的家风是这样的吗?那……他有了一点危机感。

虽然午饭后半段吃得有点伤感,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却是娘儿们过得极好的时候。钟秀娥有女儿罩着没丈夫管着,渐显出她确实是钟英娥的亲姐姐来,雍邑汇集了各地的移民,也带来了各地的娱乐,钟秀娥换一身窄袖便衣,从各地小吃到各地的唱词曲调,再到打牌的玩法,挨个儿试了一遍。

大长公主也没有与章熙歪缠要带公孙佳回京,而是要求留下来“避暑”,说:“我又不为官做宰,回去也没个正事做。我在京里,他们还得伺候着我,还不如在这儿自在呢。”

章熙道:“那怎么成呢?大郎他们都在京城,他们也很想念您的呀。”

大长公主道:“药王活到今天,不容易。她亲娘都不能陪她,怎么办呢?谁叫她娘是我养的?秀娥也是,再嫁到赵家,看着风光,其实也苦,你不知道这几天她在这儿敞开了玩儿得有多开心!把闺女独个儿放到这儿,她也挂心的。我跟药王就个伴儿,两下都安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