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古玉奇谈 > 第73节

第73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春秋战国之交,随着经济的发展,铜镜铸造业迅速发达起来,这两也较高,铜镜的形制和花纹已经规格化。镜钮多为细小的桥形,已经有了钮座,铜镜的边缘也有了明显的形制,铜镜的背面花纹精美,它的特点是完全采用夔龙纹、饕餮纹、兽纹、羽状纹、涡形纹等青铜容器上的纹饰。”

“战国中期以后铜镜的形体增大,一般直径为十厘米左右。由于铸造量大增,多采用铸造‘同范镜’的办法,对后世影响深远。镜钮普遍为三弦纹的桥型小钮,钮座主要圆形和方形两种。除了平缘以外,铜镜的边缘多为断面,呈弧曲内凹。铜镜镜背花纹可分为‘地纹’和‘主文’。前者比如有羽状纹、涡云纹、雷纹等,仍采用青铜容器上的花纹;后者如山字纹、花菱纹、禽兽纹、蟠螭纹等,是适用铜镜的特点设计的。”

“战国时期的铜镜,绝大多数为圆形,少数是方形。有的铜镜由镜面分铸而成,铜镜背面铸出透雕式的兽纹和蟠螭纹。个别铜的镜则是用今音错出各种生动的、复杂的花纹,十分精致。各地所铸造的铜镜具有一点的地方特色,哎你们注意,这是分辨铜镜的简单方法。战国中晚期,战国七国里,楚国的铜镜铸造最为发达。”

“维商哥,你慢点说,我记不住啊”卫遥晨道。

“先是齐家文化的铜镜,这是新时代晚期了,也就是传说中的夏时代,这个时期的铜镜,镜钮细小,呈圆形。镜背面平素,没有什么纹饰,有的铸成了七角星的形状,外围边界有栉齿形状的斜线纹。”

“商代的铜镜,共同的特点是镜钮较大,呈桥形。花纹各有不同,主要的纹样都是由若干平行线组成的斜格纹或栉齿形纹。”

“夏商的铜镜是天价了,高维商,你脑子进水了?他们会用这么贵的东西,就是为了骗过我们?”齐志文今天的脾气充满了火药味。

卫遥晨轻轻的捏了一下齐志文的胳膊,齐志文这才没有接着说下去。

“这两类可能性是很小,不过很有可能混淆我们的判断,为了以防万一我也告诉了你们,不过重点还是在春秋和战国那个时期。”

“你快别买关子了,快说”齐志文催促道。

“是这样,他们找了一大堆真的古董,但是西汉中期的铜镜哪有那么多,那么类似的?何况是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找到一堆战国的铜镜呢?”

“你的意思是”齐志文似乎听懂了什么。

高维商点了点头,“应该是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甚至以后魏晋唐宋的铜镜都有可能出现。”

“所以我们只要根据铜镜的样子进行断代,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出真正的铜镜了。”卫遥晨也听懂了。

卫遥晨皱了皱眉头问了一句,“即使我们识别出了铜镜出铜镜,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从他们那里得到铜镜呢?”

“这个先不说它,到时候我自然会想到办法,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能分辨出通灵铜镜来。这是我们没有图,很有难度的。”高维商解释道。

高维商继续讲着铜镜的区别,“西周,素面镜,镜钮细小。从齐家文化经商代道西周,中国的铜镜始终处于原始状态,体型小,制作粗陋,缺乏规格,铸造量也少,但是也是很明显的存在。”

“春秋时期,进入东周之后,痛经的铸造量有所增加,各地都有春秋时代铜镜的发现。但是仍然是小型的素面镜子,制作粗陋,个别的铜镜虽然有花纹,但是花纹的样子质量显得就稚嫩和笨拙了。镜钮较大,呈桥形,与商代的铜镜有相似之处,还是比较原始的。”

齐志文打了个哈欠。

高维商笑了笑,“是这样。”

齐志文对高维商说,“这铜镜什么的是你的专长,你来办吧。”

高维商点了点头,“好,我来简单的说一说。”

高维商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为了以防万一,我把所有铜镜的类别都说一下。”

齐志文和卫遥晨认真的听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