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 第29节

第29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俞通海、廖永忠等人平安返回时,朱老大慰劳他们道:“今日大捷,全赖诸位神勇”

《明史·刘基传》中甚至记载了一则奇事:当时朱老大正坐在胡床上督战,老刘侍立在一边,忽然他“跃起大呼”,催促朱老大赶紧换船。朱老大仓促之间换到了一条小船上,还没等坐定,只见无数飞石袭来,将朱老大先前的座船给砸了个稀巴烂

但这样的故事不可全信,毕竟,在《明史》中,“天命所归”的奇事已经不止一次地降临于朱元璋身上了。除非这人是魔术师,否则,无法解释他还能活着。

几场残酷的大战后,双方都异常疲惫了。于是,战场上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暂时休战。

七月二十八日,缓过气来的双方再次展开了血腥的对攻。

鉴于先前被烧的教训,陈家军只得将巨舰拉开了打。可是由于这些巨舰体型过大,运转非常不灵活,结果遭到了朱家军的中小型战船的围攻,形成了只虎搏群狼之势。

按照《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这时,朱元璋的小舅子、手下将领郭兴上前进言道:“非将士不用命,实敌舰巨大,非火攻不可解去其势”也有史书上说是刘基先提出的“火攻”建议。

不过在我看来,赤壁之战妇孺皆知,而火攻敌船的法子,朱元璋这等聪明人不会不知。况且陈家军舟舰相连,颇似当年曹操的做法,是最容易被纵火攻击的——但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做,恐怕他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

这天午后,双方的鏖战仍在继续着,可就在这个时候,天赐的良机终于到了——东北风起,从朱部阵营向陈部阵营的方向刮去。

于是,朱老大急命以七艘船满载荻苇,其中装满火药,再扎上草人,草人身上披好甲胄,各持兵戟,远看就如同真人一样。敢死之士驾驶着这些船只去放火,然后再用准备好的小船逃生。

船只顺风而下,很快就冲到了陈家军的船阵附近,敢死队员们便乘风纵火,风急火烈,须臾间船就撞到了敌船上面。“当火足够大时,没有什么是不能被燃烧的。”某位哲人如是说过。

好虎终究难敌群狼。那些被围攻的巨舰经过一番战斗后,兵士大多被杀戮殆尽。而下层划船的夫勇,对上面的战况懵然不知,仍旧呼号摇橹如故,待到朱家军放火烧船时,他们就都被烧死了。

就在激战之时,俞通海、廖永忠、张兴祖、赵庸等人,带领着六只战船深入敌阵,寻找攻击机会。陈部联大舰极力拒战,以至那六只船完全消失在朱家军的视野中,大家都以为他们已经陷入包围,凶多吉少了。

哪知过了一会儿,六只船旋绕敌船而出,朱家军大队见此情景,无不激动得欢呼雀跃,勇气倍增,呼声震天动地,乃至于“波涛起立,日为之晦”。

正是在这样的勇气鼓舞下,朱家军倾尽了最后的气力,对陈家军展开了撒手一搏,双方战斗至晌午时分,陈家军大败,丢弃的军旗、器仗、辎重等遮蔽了整个湖面。

陈友谅彻底心灰意冷了。张定边眼看情势不利,想要保护着陈皇帝退保鞋山,但中途为朱家军所阻挡,未能得逞,只好“敛舟自守,不敢更战”。

火借风势,陈家军的数百艘舰只很快就被点着了,“烟焰涨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其中五王陈友仁、陈友贵及其平章陈普略等都被活活烧死,至于士兵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朱家军又趁势冲出,斩首二千余级。

陈友仁之于陈友谅,就跟张士德之于张士诚一样,是哥哥的主心骨。

当陈友谅听到弟弟战死,气势顿时就消了一大截,陷入沮丧和伤心之中。

二十三日,朱元璋见敌人遭到了重创,立刻召集诸将道:“友谅战败气沮,亡在旦夕,今当并力蹙之”号召大家痛打落水狗,众人则群情激昂,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就在这时,陈家军发觉朱元璋的座船的桅杆是白色的,于是又使出了擒贼擒王的一招,想要实现斩首行动。朱元璋发觉后,连夜命令所有战船上的桅杆都涂成白色,第二天陈家军再看到对方船只时,一下子就蒙了,“视莫能辨,敌益惊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