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494节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494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芯片在几乎一切电子产品中都会出现,冰箱、彩电、洗衣机、收音机、电子表等等、等等。

将这些初级水平的芯片技术掌握了,再一格一格的往上升级就有基础了。

药物同样如此,单在实验室里突破,无法形成工业化生产工序,那也是毫无意义。

只有庞大的市场,才能催动更优秀的生产工艺不断的进步。

大唐将来到底能不能成为世界级的伟大企业,就看能不能和大陆的发展共频!

李幸点点头,道:“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是,大陆农民实在太苦了,负担太重了,几乎所有的压力,都在农民身上。机关、部队、学校等等,都压在农民身上。甚至还有好多工厂,大陆的工厂设备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没办法出口的,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但是农民,却在用真金白银的粮食,来维持这些虚高的产品价值。

当然了,每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过程中,剪刀都是少不了的工具。但从数目上来说,大陆农民需要供养的人实在太多了,也就消耗掉了很大的市场潜力。而且,依靠行政力量剪刀农民供养出来的工厂,是没有竞争力的,也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去创新。短时间内还行,时间久了,很难维持下去。”

古老的烟是一根接着一根,李幸说不下去了,他看着老人家道:“古爷爷,以前我总听说一个词,叫压力如山。去年汇丰财团狙杀大唐的时候,我一度以为那就是压力如山。坚持的挺过来后,还有些自豪。可现在看到您,才知道我那根本都算不上什么压力,别说如山了,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土块。”

古老闻言一怔,随即哈哈一笑,将手里的烟摁灭,道:“不算什么,压力是大点,可是你都说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嘛,执行下去就好。负担重,那就尽量减负!机关行政人员多,那就精简机关人员。军队太多,那就裁军!工厂的事,也要想办法去面对,去改革!有问题不怕,去面对就好。摸着石头过河,总是有办法。”

李幸笑道:“希望我能学习到这种伟大的品质:大道就在前方,坚定不移的往前走就好。”

李幸笑道:“大唐对大陆是有长期的投资计划的,我们对大陆的投资,除了爱国情怀外,更坚信大陆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未来一定会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经济体。有庞大的市场潜力,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没有任何理由发展不起来。

所以,大唐集团三十年内在大陆所有的投资收益,会全部进行再投资,不从大陆换走一分钱的外汇。这既是我们相信大陆的未来,也是李家身为炎黄子孙,对祖国发展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古家一家子感动的鼓起掌来,古老目光殷切的看着李幸,叮嘱道:“这个道理啊,你也要和港岛那些商人们多谈谈。是啊,我们有庞大的市场潜力,有资源,人工还便宜,没有道理发展不起来!我们欢迎他们回来发展,带动国家和中华民族经济的前行!”

李幸道:“古爷爷,这个工作我尽力去做,不过效果估计未必能多好。因为汇丰银行的敌视和打压,港岛商人多数不敢和李家走的太近。好在我爸爸比较厉害,他虽然不怎么出面,但港岛富豪比较怕死,又青睐我爸爸的医术,所以他说的动,而且也已经这样做了。”

古老笑道:“好好好,你爸爸是个奇人啊。”然后给家人们道:“曹大姐昨天才跟我说过,这么多年,年轻人里敢跟她开玩笑的,就见了一个,就是小李他爸爸。曹大姐要抱他小儿子,李医生说啊,曹老,你要小心你的老腰啊!哈哈哈!”

古老笑道:“小李,你们大唐今年有什么打算呀?”

李幸道:“大唐集团今年有比较重要的战略目标,包括收购一系列的半导体公司和药品生产工艺等等。如果顺利的话,这些技术和生产线,明年就会陆续在大陆落地。大唐集团的未来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半导体及相关科技产业,另一条,则是医药。而这两条路,都是只有背靠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发展壮大。

这不是马屁之言,半导体公司想要发展提升,想要不断进步,就必须要进行规模化工业生产,在实验室里的零星突破,但不能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那毫无意义。

而想要规模化生产,首先得要有足够的市场,现在全球几乎所有市场都被美、日垄断着,其他人根本进不去。

大陆市场,就是大唐半导体最好的市场。

古老都忍不住大笑,古家人更是笑成一团,齐大姐连眼泪都要笑出来了,道:“这个李医生啊,真是有些古代白衣傲公卿的狂士风采。”

古榆乐不可支道:“您要是知道他当年在南锣鼓巷四合院里的事,才笑的要命呢,真的特有意思!”

李幸就知道,李家在大陆的根底儿在上面早已经跟透明的差不多了。

古老不在意这些,他问李幸道:“你是年轻人,又在港岛,思想活啊,还是旁观者,在你看来,大陆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幸闻言迟疑起来,古老摆手道:“这是家宴,没有外人,你放开胆量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