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宋桂枝传 > 第七十二章 李后权倾朝野乱

第七十二章 李后权倾朝野乱(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然而赵昚刚听到这事,脸立即变了,只见他果断回绝道:“嘉王性子如此柔弱,怎配立为太子?此事万不可行!”

留正也是万万没有想到太上皇会一口否决,只得愣在原地,半天不敢吭声。

“即便要建储,也理应立吴兴郡王赵柄。”赵昚像是早就想好了一样,对着留正说道。

留正听完一阵头痛,建储之事事关江山社稷。太上皇和当今官家有了嫌隙,这可让他这个丞相夹在中间不好当啊!

想当初,寿皇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愭、次子赵恺、三子赵惇以及季子赵恪,然而长子意外病逝,去世后,国储理应立次子赵恺。可当时孝宗却认为赵恺过于宽厚仁慈,不利于江山社稷,赵惇又每每在他面前表现出英明神武,便立了三子赵惇。而赵恺则被封王,一直任职在外,却不想三十五岁时便因劳成疾去世。

重华宫内,桂枝准备好了餐食,桌边儿细致摆着盘,如此日日贴心陪着太皇太后。

“哎!孝宗逊位之初与赵惇的关系还算融洽,每月定省四次前来拜见。可由于这父子二人没什么话说,定省的时间越来越少。渐渐的,由每月四次变成了三次、两次、一次,现如今更是几个月都难得去一次德寿宫了!”太皇太后叹息地说道。

她也是偶尔谈及此事,虽多半是因为重华宫许久没人来,但她老人家心中更是为赵昚感到不值!毕竟赵昚于她而言,乃是亲子一般。赵昚亲政时皆以孝道为先,而这赵惇却截然相反,德寿宫、重华宫,两宫的用度大不如前。就说赵昚在位时,因太皇太后最喜欢荼蘼花,便在小西湖边聚景园内为她种植了满园的荼蘼花,每年定期更新养护,每每花开时节,便陪伴左右赏花、游湖、观潮、纳凉等,对比现如今,花园早已凋谢荒废了。

桂枝沉默,对此她自然不敢多言,不过太皇太后所说的都算是轻的。

就因为重阳这一日的事儿,朝中上下皆议论纷纷,本是皇家体面的事,如今变成了临安城内饭后闲谈的笑柄,太上皇由失望、伤心继而变成了愤怒,而就在这时,一场立储风波又突然袭来,彻底撕碎了赵昚父子之间最后的一丝和谐。

所以对于赵恺,赵昚始终心感歉疚。赵恺育有两子,赵摅和赵柄,可怜赵摅早夭,如今只剩下赵柄,因为这股子歉疚,赵昚很是看重赵柄,经常过问其学业,并专门为他聘请才士相教经、史、诗赋、书法等文课,行围骑射的武学,以及如何处理政事等均一一涉猎,欲培养其成为治国治民、通晓古今、能骑善射的文武全才。其中当初杨万里作为赵惇的属官时编撰的《东宫劝读录》,也被他收纳转赠给了赵柄。所以,太上皇对赵惇有多么失望,就对赵柄寄予了多大的希望。想立赵柄为太子这件事,可不仅仅是个念头和嘴上说说而已。可谓是“言传身教,早有打算!”

但留正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于是此事便也没定下来。

晚间,一乘肩舆匆忙回到相府,下来的正是留正,他的脸色混在夜色中,阴沉得不明显,但进院后烛光一照,便显现出那副不安的神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助推这场风波的便还是那李凤娘。赵惇继位没多久,李凤娘催促建储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迫于她的淫威,重阳节后,赵惇无奈之下只得将建储的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因对太上皇的惧怕,他并不是亲自前往德寿宫商议,而是把留正叫来,让他代为启奏。

那一日殿内,赵惇对着留正道:“朕继位已有时日,嘉王为唯一嫡子,应早日立为储君,不可再似朕这般,君王之路颇为艰难。卿可替朕前往德寿宫请示太上皇。”

留正听完感到惶恐,竟不知官家竟如此不愿见太上皇,但他也不敢拒绝,勉为其难,只能将赵惇的话转达。

德寿宫内,太上皇倚靠在龙榻上,留正行礼,随后启禀道:“官家提议,欲立嘉王为太子,望太上皇恩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