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陆海巨宦 > 之十九 贿祸(求月票)

之十九 贿祸(求月票)(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按照朝廷规定的编制,这京军诸营当有十四五万人马,册籍也有这么多的名字,可这是商大节一点,才发现只有四五万个人头!

原来自武宗以来,京军将领多吃空饷,那名单都是虚的!只有名字没有兵,朝廷发下了的饷银都进统兵将领口袋里去了,所以当日李彦直要求清查京军册籍才会遭到京军将领的一致仇视!

商大节身为监察大员,其实也很理解这种官场猫腻,但这时事到临头还是忍不住大呼腐败!不过,四五万就四五万吧,总比没有好。又急急忙忙阅兵阅将,一阅之下商大节差点从点将台上掉下来——只见沙场之上挤着一堆堆的老弱病残,有的畏缩,有的哭泣,有的发抖,原来京师承平日久,王侯、巨宦以及统兵将领都把军户当免费民工来用,不但平时不训练,甚至还克扣他们的军饷,所以久而久之,军户中凡有点本事力量的都别寻生路,只留下一堆无能无力的可怜人。这哪里还像军队?

李彦直在东南时就见惯了这些场面,早有心理准备,但京军的惨状仍然出乎他的意料,叹息了一声,对商大节道:“总宪,这些人没法用!就是兵额足够,真有十五万人,赶到战场上也只是等着被杀!”

御史古称宪台,商大节是以左都御史领兵,所以李彦直称他为总宪。

“兵部,兵部!兵部在干什么!”严嵩怒吼着!

兵部在干什么?兵部在忙啊。

兵部在忙什么?兵部尚书丁汝夔不知道。

“大司马!”李彦直上前提醒道:“快下令九门戒备!命顺天巡按御史巡备城外!发勤王令号召天下兵马入京勤王!”

他没有先跟王上学说然后再由王上学来禀告丁汝夔——这是正常的程序,但在这乱糟糟的时候,谁还顾得这见鬼的程序啊!王上学也没怪他,丁汝夔更是醒悟过来,慌忙下令!

商大节亦感无奈,因道:“若如此,却当如何?”

“朝中无人,则求诸于野!”李彦直道:“京师百万人口,内中必有强悍之辈,若以兵法统御之,或可应旦夕之变。”

商大节想了想说:“这事得和大司马商量一下,你先回兵部请命,若那边准许你就行事。我在这里尽力而为!”

李彦直离开大营的时候,商大节已登台慷慨誓师,不过李彦直知道这实在是无奈中的努力,或许能激励起士气,却没法改变京军不堪战斗的事实。他赶到兵部,将情况向丁汝夔汇报,丁汝夔痛心疾首之余亦无良法可应,李彦直又说了自己的策略,丁汝夔道:“缓急之际,哪里找强悍之辈去?”

不幸中的万幸,明朝的书生中藏着好多懂得兵法的强人,顺天巡按御史王忬就是其中之一,他手底也没多少能和蒙古人打野战的部队,但他当机立断地干了一件事情:比蒙古人抢先一步到达白河口,将所有船只从彼岸移到此岸。蒙古人的先锋到达这里以后一时无船可渡,前路被拦住,就只好暂时转往别处劫掠去了。王忬的这类行政举措,为京师的守备工作争取到了一点时间。

城外王忬在忙碌的时候,宫中也已发出命令,着都御史商大节领兵守城。都御史为御史之首脑,正二品,是国家监察机关督察院的长官,地位与六部尚书相捋,有明一代常以御史统兵、监军,都御史既受命领兵守城,则他的地位便相当于这次京师防御战的元帅了。

李彦直亦以丁汝夔之荐,调商大节手下行走,不过职位仍挂在兵部,兵临城下之际,一切从权,人事任命来得其快无比,李彦直上午还在兵部值班,下午就跑去见商大节。

商大节虽然不懂军事,还好能听人言,他带了包括李彦直在内的几个新旧部下,急急调集京军,李彦直捧着丁汝夔给他的京军册籍点兵点将,不点还好,这一点,可把京军的底子都给漏了!

明代因行“卫所制”,军籍世袭,兵有定籍,屯守兼备,卫所体系庞大复杂,分为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管辖,而中期以后,兵权又大归于兵部,所以明朝兵部权力之重为历代之首,可与宋朝之枢密院媲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