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 第七十七章 准备后手

第七十七章 准备后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并且就算是设计也绝对不会设计这么大,成本太高,使用范围太窄。虽然一次性的载荷重量实在是惊人。百度搜索读看看)

由此分析安-124绝对比安-225更适合军队使用。

因为根据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载荷专家分析,根据飞行起飞重量看载荷300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不过是载荷越大飞行风险越大。

因此250吨的载荷是很合适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确实掌握了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核心技术,并且发扬光大了。

对于参照安-22设计的其他机型,还有一款被中国命名为安-124的飞机,不过中国对这两款飞机本来是不打算进行制造的。

在和柳风签订了卫星协议后,得知柳风的思科、仙童、易趣每天往返美洲和亚洲的运输量都在200吨以上,而柳风也很想将相关技术收购并建立制造厂。因此就将安-225和安-124的设计图出售给了柳风,并在中国建立制造厂。

中国政府的通知说明就到这里了,下面是柳风对苏联的申请。

柳风希望在苏联出资建立安-225的从发动机到起落架的工厂,产品出口至中国的柳氏飞机制造公司,并在条件合适时,转为在苏联建立柳氏飞机制造厂,对这款飞机进行生产以便销往华约国家。

如果苏联政府不同意,柳风表示无所谓,图纸就当是送苏联好了。

<tableborder=0>

<tbody>

<tr>

<tdwidth="360f91pxdashed"><d-color:#e7f4fe"><:ion:none"<end>

</td>

看完说明后,苏联最高委员会和军方进行了商讨后,确认了几件事,首先这个大飞机在战时应用上的范围不会太多,但是在运输大量重要物资时有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中国政府的飞机制造技术已经突破了苏联的思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发动机的设计上已经明显和苏联不差上下了,在某些新技术方面已经超过苏联了。

通过和在机场的飞行机组联系,机组表示飞机可以随便参观,已经安排专家去考察了。

并且根据在来的路上,中国飞机表现出的发动机水平,已经是可以制造安-225级别的飞机发动机了,同时没有图纸的安-124应该是比这个飞机小一个级别的型号,应该是100吨以上载荷的重型运输机。

在场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人员已经确认,局里面虽然有着手开始下一代安-22系列飞机设计,主要是解决安-22停止生产的问题,但是现在根本只是个前期准备呢。

<tdwidth="360f91pxdashed"><d-color:#e7f4fe"><:ion:none"<end>

</fieldset></td>

</tr></tbody></table>

苏联专家们按照提示,找出了中国政府的说明,说明上明确的说明,这架飞机的设计图是根据苏联安-22改进过来的,并且全比例模型已经通过了风洞试验。读看看请记住我)

中国政府同时表明根据安-22的外观照片,参照了苏联伊尔-76的数据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并且为了表示对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尊重,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安-225。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